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多雷區,經常發生雷電災害。無線電監測站配備了大量的接收機和天線,因此防雷一直是監測站設施日常維護和工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無線電監測站防雷接地工程的勘測、調查、通信、施工、驗收和維護過程中,發現一些常見且容易被忽視的防雷安全隱患,如不及時消除,可能造成重大雷電災害、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
1.屋頂沒有有效的防雷裝置。
許多監測站都在樓頂架設了天線,借用了大樓本身建造時墻上的避雷網。這些避雷網通常不高,不能有效地保護天線免受直接雷擊。天線可能完全暴露在未受保護的直擊雷區域。這時,天線就變成了偽裝的避雷針(避雷針是雷電接受器的一種常見形式),受到雷擊時很容易對天線和室內機房造成損壞。
解決方法:按照滾球法,安裝高性能避雷針,同時在屋頂安裝金屬避雷網。
2.避雷器的保護范圍不夠。
直擊雷保護只能通過避雷器來實現。據調查,部分避雷器架設高度不符合要求,導致避雷器保護范圍不足,不能有效保護被保護對象免受直擊雷傷害。
解決方法:增加接閃器高度,有效保護天線免受直擊雷。
3.接地電阻過大
部分監測設施雖有避雷器接地,但其使用壽命較長,接地電阻過大超過標準值,不利于雷電流快速放電并引入大地。
解決方法:定期檢查接地網,及時改造接地電阻高的接地網。
4.接閃器和天線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夠。
接閃器不能與天線保持安全距離。根據GB50057,為防止雷電連接時閃絡,安全距離應大于3m,因此安裝接閃器時必須考慮安全距離。
解決方案:接閃器與天線邊緣的安全距離應大于3m。
5.浪涌電壓保護器
如果雷擊后沒有更換,很可能是浪涌保護器失效,需要及時更換。否則下次雷擊就沒有有效保護了。電涌保護器的故障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左起第二個浪涌保護器的顯示窗口中出現顏色柱,表示該電路出現故障。
解決方法:定期檢查維護,尤其是雷擊后,仔細檢查浪涌保護器是否失效,失效及時更換。